Lululemon的尽头会是安踏么?芒果体育

2025-09-09 07:55:1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芒果体育近年来,靠“一条瑜伽裤起家”的Lululemon,似乎经常陷入“一发财报就跌”的“魔咒”——无他,只因增长规模配不上预期!

  就在9月4日美股盘后,Lululemon交出了最新财报:公司第二季度净营收为25.3亿美元,预期为25.4亿美元;第二季度每股收益3.10美元,预期为2.87美元——看起来好像还能说得过去,特别是每股收益超预期!

  但资本市场从来看的不是过去,而是未来:根据财报最新预期,2025财年每股收益只有12.77美元到12.97美元,不及此前预期的14.58美元到14.78美元;预计第三季度净营收24.7亿美元—25.0亿美元,不及预期的25.6亿美元。而此番公司则预计,2025财年全年净营收将在108.5亿至110亿美元之间。

  收益不及预期,带来的自然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:周五Lululemon大跌超18%——再次上演了“出财报必大跌”的“魔咒”。而截至目前,公司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接近50%!

  数据为证:过去的三个月里,公司先后发布了2024年财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,在发布财报后的第二天(3月28日和6月6日),其在二级市场的股价都遭遇了“巨震”,单日跌幅分别达到14.19%和19.80%。而这两次股价下跌的导火索,也都是同步公布的业绩指引。

  在公布2024年财报时,Lululemon预计2025财年营收将在111.5亿至113亿美元之间,同比增长约5%-7%,低于市场预期。

  公布2025年第一季财报后,虽然营收预期未变,但将全年营业利润率展望下调了100个基点至160个基点,2025财年稀释后每股收益下调至14.58至14.78美元之间,低于此前14.95至15.15美元的预估。而二季度的财报,在一季度的基础上再度下调了每股收益,并下调了2025年全年的营收预期,难免会让市场担忧风险。这次只是再次拿着几乎相同的剧本再演了一遍!

  往者不可追,我们还是围绕二季度的财报解剖一下,谁拖了Lululemon的后腿?

  拖累二季度业绩的,首先是“大本营”:北美的核心业务持续承压,二季度美洲市场可比门店销售额下滑4%。公司财报显示,北美市场需求疲软主要受运动休闲行业整体增长放缓,以及竞争对手持续抢占市场份额的影响。

  和刚推出瑜伽裤时,几乎毫无对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如今Lululemon面临的市场环境早已“群狼环伺”——且不说面临来自Alo Yoga等奢侈品牌和价格更低的竞争,如今的消费者,甚至会重新选择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传统大牌。

  在此不妨先科普一下Alo Yoga:该品牌成立于2007年,整整比Lululemon晚了近10年起步,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体验空间(如Alo House),吸引高净值人群、时尚意见领袖和新生代偶像参与其举办的私享活动,成功营造了高端、排他性的社交场域,对追求时尚和身份认同的人群产生了强大吸引力,与Lululemon的客群产生了高度重叠。反观Lululemon,多年一直以“瑜伽裤”一款大单品示人,要说没有审美疲劳是不可能的!

  政经局势,对公司也有影响:根据财报,预计高关税及取消“最低免税额”将对2025财年毛利润产生约2.4亿美元的影响,对2026财年营业利润产生约3.2亿美元的影响。

  确实,对于小额贸易而言,“800美元”最低免税额的取消,确实能够使各方“肉痛”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Lululemon本部专注于设计、研发和品牌运营,生产主要依靠越南,柬埔寨等地,因而关税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!

  相比之下芒果体育,国际市场表现亮眼,二季度中国市场可比门店销售额同比大增17%,其他国家和地区增长12%。然而,国际市场的增长仍不足以完全抵消美国市场收入的下滑。

  高管在电话会议里也提到,作为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,第二季度中国大陆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25%。本季度在中国大陆新开设了五家门店,未来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中,中国将成为新店布局的主要重点芒果体育。

  Lululemon和中国市场的“旷世情缘”,其实已经有些年头了:2022年芒果体育,公司就发布了“Power of Three x2”五年增长计划,首次将中国市场列为全球扩张的核心,并设定2026年中国大陆门店达220家的目标。同年第四季度起将中国大陆市场从“国际业务”中拆分,作为独立运营区域,并单独披露财务数据。

  虽然近年来Lululemon在中国的增长,是为数不多其业务发展的亮点。但近年来,国内本土运动品牌的强势崛起,让Lululemon感受到了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的残酷。昔日坚称“从不打折”,如今越来越多出现在奥特莱斯的货架上,就很能说明问题。

  意识到中国体育市场潜力的,其实还有Lululemon创始人,运动行业的传奇人物威尔逊(Chip Wilson)。他通过对始祖鸟的收购和运作,成就了一段和安踏的“携手共赢”,也成为安踏在国际市场上“开疆拓土”背后的支持者!

  最近的一条新闻,惊动了整个运动品牌市场:威尔逊通过出售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股票,套现1.597亿美元(约11亿人民币)。

  成功,是可以成为一种习惯的:在和安踏“携手”之前,威尔逊其实有过两次创立品牌的经历,而第一次是以“彻底退出”告终:在创立lululemon的前一年,威尔逊将他经营了18年,但运营状况依然堪忧的冲浪及滑雪户外品牌Westbeach卖给了一家日本公司,拿到了人生100万美元的第一桶金。

  1998年,威尔逊耗时6个月研发专利面料Luxtreme(就是前文提过的“独家面料”),做出第一批瑜伽裤,Lululemon由此正式成立。然而2007年Lululemon上市后,威尔逊与资本之间的矛盾渐渐凸显。

  具体而言,威尔逊反对董事会试图将品牌“大众化”、拓宽产品线以追求更大市场规模的做法,并坚持产品创新和质量控制,主张长期投资。但董事会更关注公司短期的财务表现和股价——这样的剧情再熟悉不过了,正如当年乔布斯曾经和苹果董事会的矛盾一般!另外,其中的资本运作,也让创始人与董事会的矛盾日益不可调和。

  道不同,不相为谋,体面退出不失为一条出路:到了2014年,威尔逊因与公司CEO战略分歧已经到了“势同水火”的地步,最终失去董事会提名权。2015年,威尔逊彻底离开了这家一手创立的公司,并售出了他所持有的部分Lululemon股票。

  这次出售,让他部分错过了此后的大涨,不过他并没有清仓,至今依然是Lululemon最大个人股东。

  而威尔逊和安踏从相互了解,到最终携手,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种“英雄惜英雄”的注脚,也是“自助者天助”最生动的证明!

  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次专访中,威尔逊亲口说“我和丁世忠(安踏掌门人)都是创始人出身,更容易在长期发展的理念上达成共识”。而晚点LatePost此前也报道过,威尔逊和丁世忠常有种种 “讨论”。并赞赏丁世忠深思熟虑、行动果断。“我最后总会当他的啦啦队。”

  的确,2018年的安踏,已经成功将FILA中国收入囊中,并将其“弃子”打造为集团“扛把子”,展现了其卓越的品牌运营能力,威尔逊这样的巨头决定与之合作,很可能是看中了安踏这种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能力!

  时间来到2019年,威尔逊在安踏对始祖鸟的“世纪大并购”中,扮演了“跟投”的角色。显然,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财务投资,更可能是一次信任变现。

  这年3月,安踏等组成的财团以360亿人民币买下亚玛芬(始祖鸟的母公司)。其中安踏集团持股57.95%,为绝对控股股东,方源资本持股21.4%,为第二大股东,威尔逊的公司持股20.65%,总共投入约为95.4亿元。几个月后又出资 1 亿美元购买了安踏公司0.6%的股份。此外,腾讯通过方源资本参与其中,间接获得约5.6%的股权。

 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:随着亚玛芬上市后的一路大涨芒果体育,参与各方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

  监管文件显示,今年8月25日,威尔逊减持了约400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0.7%(就是前面提到的那次减持)。但这和其总持股相比,完全是九牛一毛!

  文件显示,截至今年8月,威尔逊在亚玛芬的持股为18%,以截至8月29日218亿美元收盘市值来计算,对应金额近40亿美元(约286亿人民币)。和投资相比,获得了近两倍的回报,在运动这个高度成熟的行业内,再次写下一笔传奇!

  威尔逊对亚玛芬并不光是并购,更是对其的“脱胎换骨”居功至伟——用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,真的是将亚玛芬“视若己出”,对其进行全方位的,“手把手的”改造!

  据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报道,尽管威尔逊在安踏或Amer没有任何正式头衔(他也不在这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任职),但他却表示“我90%的时间和心思可能都花在那里”。

  他还表示,过去几年里,他一直是亚玛芬旗下9个户外品牌的幕后顾问,其中包括滑雪品牌Atomic和制鞋品牌Salomon(萨洛蒙)。他的工作重点是将它们从“非常男性化、非常工程化、非常批发化”的形象转变为更吸引日常用户,尤其是女性用户。换句话说,也就是借鉴lululemon最初的做法。

  他一直专注于为这些通常以冬季为重点的品牌建立零售足迹,包括扩展到春夏系列,“这样一家商店就可以全年360度营业。”

  对于威尔逊而言,投资亚玛芬并携手安踏,是他继Lululemon之后,再次深度参与塑造全球顶级运动品牌的机会,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务回报。对于安踏而言,引入这样一位传奇创始人作为重要股东和战略顾问,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运营亚玛芬旗下的国际品牌,加速其全球化进程。因此,这是一场“双向奔赴”!

  近年来,安踏在收购方面“四面出击”。就以Lululemon的老本行瑜伽裤为例,安踏在2023年10月收购了MAIA ACTIVE(瑜伽裤和女性运动服饰品牌)75.13%的股本权益,看中的是其在中国女性运动消费市场的潜力,以及它作为“Lululemon平替”的市场定位和增长空间。而创立这个品牌的女生,也由此财务自由。

  并且芒果体育,威尔逊顾问曾经亲自造访这个品牌,并且直言“MAIA的聚焦战略有潜力成为瑜伽服饰行业的领导者”——这和他早年对Lululemon设定的战略目标异曲同工,强调“聚焦”!Lululemon现任董事会如果听到这番言论,不知会作何感想。

  据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,威尔逊曾表示,“安踏将继续超越耐克、阿迪达斯和Lululemon,因为后面这些大型公司的董事会中没有创始人。”

  他自有他的道理:创始人理解产品和品牌,因为他们更愿意去理解消费者怎么想。如果管理者换成一群“为华尔街服务”的人,财务指标会提升,“但他们会忘记产品”。不无道理!

  有一段时间市场流行一句话“创立一个品牌,然后卖给安踏”。但买入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:此前,丁世忠发了一封内部信,罕见谈起安踏并购战略——不仅要“买得好”,更要“管得好”“协同好”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那么Lululemon,未来会不会也走上这条道路?且让我们拭目以待~

 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。另,本文中的任何观点、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。投资有风险,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。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,但不保证其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等。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17岁职校学生与同学云南边境失联,对方微信群里称“快救救我”,警方已立案调查

  痛!英程序员错扔8000枚比特币价值70亿?12年间跪求挖垃圾场屡次被拒,如今倒欠百万:我不挖了!

  王腾因泄密被小米辞退,入职小米9年,曾被网友称为“爆料大王”,最新回应:接受该有的代价

  vivo X300 Pro对比iPhone 16 Pro Max,大直屏新机

搜索